来日本最初的一个月
📅 | 🏷️ #日本, #杂文章目录
对日语或者日本生活感兴趣?看看我最近专门为此做的新网站 👉 https://riyumi.com
距离我登陆日本已经超过一个月,最初的一个星期的记录可以见之前写的来日本最初的一周,记录的下降说明新鲜度在下降,刺激在减少,想想自己在北京待了好几年也没写出几篇生活的感受。另外把 Google 给我推的广告作为一个侧面来看的话,最初全是租房广告,现在已经欢迎我在日本拥有第二个家了。于是在紧张感逐渐缓和,生活逐渐安定的现在,来记上一笔。
外国人
回想起来,这过去的一个月是我一辈子接触外国人最多的一个月,也是我自己作为外国人最长的一个月。我既没有在海外接受过教育,也没有任何海外工作的经验,这次在日本的工作甚至是我第一次跳槽。从「我以外的人=外国人」到「我=外国人」这一实感的转换还是很奇妙的,最突出的表现是我不能使用我的母语,这次的冲击应该比近十年前我上大学时不能使用自己的方言更大。基本上职场上使用英语,职场以外使用日语,当然我都不能保证完全听明白周围的人在讲什么(开会的时候很多情况我根本不知道同事们在说些什么),我倒也不是那么在意听不听得明白,毕竟哪怕是讲中文我也非常容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。我对这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一般,如果能混着用倒是会感觉轻松不少,所以我比较喜欢和会日语的韩国人交流。非要说个感受的话,目前语法上倾向用英语,词汇上倾向用日语。
情报
情报的获取基本靠电视和 Twitter,来了日本之后让我有一种很强的星露谷物语的实感,就是每天都会看一下天气预报,我在北京完全不需要这么做,可能这是岛国社会和大陆社会的差异吧。电视上基本所有的节目都有字幕,直播的时候字幕会有一点儿延迟,总之打开字幕后不说 100% 理解,90% 以上问题应该不大,我每天接收这样有用没用的情报,让我产生甚至比日本人更了解他们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的错觉。反过来说,这些连我一个外国人都能轻松理解的情报真的有什么价值吗?其实我也知道可能不如天气预报的价值来得大。我自己想了想我在国内已经长达十几年没有正经看过电视了,这很好理解(我认识的几个)日本人为什么完全不关心电视里的这些情报了。Twitter 主要用来看下实时的情报,比如某天夜里手机突然大叫地震了,地震了(当然是日语),我在布团里感受到大地晃动了几下,打开 Twitter 搜了下「地震」,看到大家都被吵醒之后莫名其妙有种安心感,于是又接着睡去了。
生活面
一句话,便利。日常生活的部分完全没有啥问题,甚至让我自己有一种为啥自己这么熟练的错觉。比方说我自己租了房子,打电话开通了水电煤气,找柜员开通了银行帐号,办理信用卡,告诉快递员什么时候给我送快递等等。这一方面说明日本的服务业确实非常方便,另一方面就语言学习来说日常会话的部分确实是最简单的部分。熟悉了他们那一套工作模式,我想哪怕不会日语只管 Hai Hai Hai 也不会有太大问题,不过记住对方如果说了「 失礼します」 的时候就可以挂电话了。
人间关系
几乎没有和任何人保持联系,一个人生活,没有任何不适。如果不是最近铺天盖地的关于病毒的报道,可能我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率还会再降低。除了每天会和妻子简要地说一下一天的见闻之外,我便没有使用母语的机会。在职场上认识了一个韩国友人,基本天天一起吃饭,有时候会三四个同期一起,聊聊天交换交换情报。
工作
其实我还不太清楚在公司干啥,很显然这一个月来基本啥也没干,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看书,读读代码。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供应三餐,水准很高(至少对于我这个乡下人而言)。
感想
简单地说,这一个月是某种从自我到他者的转变,从母国到异国的转变,放低自己的姿态,关注自己以外的事物、环境和人。就像前段时间在日本某图书馆看到的话一样,言语行为不是表达自己固有个性的工具,而是塑造自己各种各样个性的过程。一下子我有了一种如释重负感。这解释了为什么试图准确地表达自己很困难,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,自己是谁是什么,甚至也许自我这东西压根就不存在(=空),而我不需要再为此而感到担心,只管演出自己就行了,而且擅长模仿是我们人类的本能,至于「我」是什么,也许并没有人关心,我自己自然也不需要(把自己有可能是个空壳这件事)过多地放在心上。